最近,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和国铁集团共同发布了《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主要聚焦于提升设施的连通性、增强联运的流畅性等四个核心领域,共涉及13个具体任务,旨在加速运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促进交通运输走向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
对运输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是为了加速交通强国的建设和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任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党的二十大报告清晰地指出,需要加速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以铁水联运为标志的多式联运已经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关键突破点。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在多个城市试点开展了多方式联运试点工作。随着政府政策的持续支持,多式联运已经进入了高品质发展的快速通道。
铁路与水路的联合运输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多式联运是一种将公路、铁路、航运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手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方式,通过各种协调、转换和连接手段,构建了一个高效和便捷的综合运输网络,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多式联运有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相结合,航空与水运相结合以及水路运输与陆运相结合三种形式。这一运输模式以其漫长的产业链、高效的资源使用和良好的综合效益为特色。
在多种联运方式中,铁水联运占据了一个关键的位置。目前我国铁水联运存在着运输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服务不完善、缺乏高效管理和信息共享平台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和质量。铁路和水路作为主导的交通方式,都具备高运量、低成本和环保低碳的优势,因此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点。通过铁水联运,我们可以融合两者的优势,更好地利用水路和铁路的比较优势以及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从而促进沿海和内河港口的集装箱和大宗货物等运输的高品质发展。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铁水联运成为了各个地区在进行多式联运时首选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和交通流,还推动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以2017年启动的“渝桂新”(重庆—广西钦州—新加坡)海铁联运项目为例,该项目成功地将内陆城市和沿海地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促进地区间互联互通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国沿海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条件显着改善,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在过去的几年中,沿途城市的交通和物流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增长,为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铁路部门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机制,加快推进铁水、空车等运输方式协同联动,打造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统计数据来看,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联运班列的运行数量持续上升,其年度增长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从2017年的178列增长到2022年的8800列,增幅达到了48倍。西部地区的交通和物流产业的现有资源得到了活化,从而促进了物流和贸易的增长市场。
在全国各地,像“渝桂新”这样的海铁联运班列的成功案例是相当常见的。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公—铁—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公转铁、公转水”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运输结构也得到了持续的优化。17个主要的港口,如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煤炭集港,已经全部转型为铁路和水上交通。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沿海干线为依托的陆海统筹型综合交通枢纽体系。2022年,港口的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了875万标准箱,与前一年相比有了16%的增长。
为了进一步稳固铁水联运的积极发展势头,本次发布的《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四个具体的任务方向:强化整体衔接、增强组织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创新发展以及加强整体规划和协调。其中,强化一体化衔接是重点内容之一,并在“深化”中强调要提高铁水联运综合服务水平。这些建议的任务涵盖了加强港口与铁路之间的规划与建设连接,推动港口集疏运铁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改进联运的组织结构,扩大港口航线和运输服务的覆盖范围,激励铁路、港口和航运等部门加强合作,提高口岸通关的便捷性,并促进铁路水运行业的信息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此外,还强调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线,完善铁水联运政策体系。为了满足新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这些任务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铁水联运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多式联运正在经历深入的发展阶段
在广州港南沙港区的第四期工程中,高大的岸桥和轨道吊在码头上运行,根据智能指令精确抓取和放置集装箱,而无人驾驶的智能导引车则根据智能算法规划的路线将集装箱运送到目标位置。在整个作业流程中,没有一个人参与,一切都井然有序。“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个项目,就是要实现从人工到自动,由粗放到精细,让生产更加高效、安全。”去年7月开始运营的这座全自动化码头标志着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的诞生。这里汇集了江海铁的多种运输手段,为大湾区的深度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以及构建高质量的内外连接产业链和物流链条,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仅仅是在铁水联运方面,公铁联运、江海联运、江海铁联运等多种联运组织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随着新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多式联运已经成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根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的介绍,多式联运已经变成了中国供应链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行业的首要工程,也是物流产业迭代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加快,多式联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尽管在新冠疫情所影响的三年时间里,多式联运依然展现出了逆境中的增长势头,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存能力。
在关键领域持续深化推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货运组织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重点关注京津冀及其邻近地区、长三角地域、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并专注于煤炭、钢材、矿石等主要货物类别,持续推进大宗货物的“公转铁、公转水”运输”。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现代航运服务业。为了大幅增强铁路的运输效率,我们计划在2022年大幅提升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的综合使用效率,预计全国的铁路煤炭发送量将达到27.3亿吨,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3.8%。我们正在努力完善内河的水上运输网络,并积极促进江海之间的直达和联运业务。
在弱点领域,我们正在快速地进行补充。加快推进国家重要口岸和重点运输通道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致力于完善港区和园区的集散运输系统。支持发展与铁路接轨的综合运输方式和物流中心。推进铁路专用线的“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指导各主要港口在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同步建设进港铁路,配足到发线、装卸线,提高港口大宗货物的绿色集疏运比例。为新建或迁移年产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超过150万吨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和粮食储备库提供指导,并将其连接到铁路的专用线路或管道中。
运输的质量和效率都在稳定地增长。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保障物资运输,支持沿线重点区域建设一批铁路货场。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的示范项目,前四个批次总共启动了116个项目,目前主要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核心,同时商品车、冷链和危化品等专业多式联运也同步发展。在城市的最后阶段,我们应当大力促进城市绿色货物配送的进步,加速新能源车辆在城市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并积极探索如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前沿的配送模式。
原创文章,作者:圣鑫达物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jingkj.com/posts/282678.html